乐发lv


杭州为海绵城市建设画出蓝图 2020年前重点开发37个新建区域
字体设置: 发布日期 :2016-09-20 10:06:36


下一个海绵公园或许就在你家门口

QQ截图20160920101007.png

古苑公园效果图。


QQ截图20160920101225.png

已建成的古苑公园是杭州首个海绵公园。图片由古东社区提供


    最近几年,“海绵城市”无疑是全国最热的词之一 。所谓海绵城市,顾名思义就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,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近吸收、储存、净化雨水,补充地下水,而等到干旱时,则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。

    杭州这些年来也一直都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。近日,杭州市规划局公示的《杭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(草案)》 ,则为杭州的海绵城市建设画出了蓝图 。

    以往一遇台风就积水的古苑公园

    这次“莫兰蒂”连水坑都没有

    据了解 ,实现海绵城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,其一是对湖泊河流、湿地、坑塘、沟渠进行保护和修复,留出足够的雨水涵养和生态调蓄空间 。另一个则是通过绿色屋顶、透水地坪 、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,加强城市对雨水下渗 、滞留、蓄积的能力。

    古荡新村内的古苑公园 ,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,一到台风季就成了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。用居民的话来说,就是“大台风大淹,小台风小淹” 。2013年“菲特”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,让古苑公园的积水一度没过了小腿。

   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除了因为公园地势较低外,公园边上一个500平方米的景观池是“罪魁祸首”,因为景观池与河流不连通 ,一旦发生强降雨 ,池水排不出来,就会漫溢到公园里,造成内涝 。

    今年,西湖区对古苑公园进行了改造,而这里也是杭州市首个海绵公园。公园小广场下面,开挖新建了一座调蓄池泵站,并以透水砖铺设路面。雨水通过透水砖、碎石层、隔离网  ,再流入管道进入调蓄池泵站,最终进入景观池。水泵站可储蓄500立方米的水量。当景观池的水达到警戒水位时,水会通过排水口排往旁边的冯家河 。如果遇到雨量较大时,水泵会自动启动将景观池和调蓄池泵站的水强排出去 。

    此外,海绵公园的草地里设置了11个自动喷灌系统 ,旱季时调蓄池泵站中的水可以用于灌溉公园的绿化。

    古苑公园在今年7月底建成 ,中秋假期,今年最强台风“莫兰蒂”给杭州带来了连日的暴雨 。古东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 ,放在以前,这样的强降雨会让古苑公园至少出现几厘米深的积水,“不过这次不要说积水,连大一点的水坑都没有。而且就算再遇到‘菲特’那样的台风,古苑公园也不会被淹没。”

    “自己养活自己”的景观墙 在全国也是少有的

    拱墅区莫干山路密渡桥路的东北角 ,杭州乐发lv府的北门对面,有一面种了4万盆植物的立体生态景观墙,连带着人行道 ,成为一处迷你公园。

    这面生态景观墙高10米,正面长45米 ,侧边还有8米,总面积有540平方米,如果放倒在地面上,差不多可以充当一个5人足球场。

    站在远处看,整个墙面为墨绿的底色,最上方是一道彩虹,下面有大运河的水波 、拱宸桥的拱桥造型 、运河船舫的船舵等,除了水波、拱桥等造型是用灯管设置的 ,其他几乎都是用花卉来填充的,最多的就是墨绿色的鸭脚木,还有玫瑰红的矮牵牛 、嫩黄的金鱼草、淡紫的万寿菊以及红彤彤的海棠 。

    施工单位杭州弘达园艺有限公司的周朱锋介绍说,垂直的绿化景观墙 ,杭州也有过,但这么大面积的几乎没有。而这面生态墙还有个最大特色 ,就是“自给自足”——它可以自我浇灌。这么有生态特色的景观墙,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。

    原来,在墙体背后,几乎每个花盆底部都连接着细小的管子 ,像毛细血管一样,和灌溉系统及收集池相连,输送所需水分。据了解 ,这个精心的设计,其实是密渡桥路综合整治运用“海绵城市”理念的一个方面。

    在景观墙前的人行道上,还有一处透明玻璃的井盖,它的下方就是一个蓄水池。从湖墅南路到莫干山路的这段人行道 ,都是会“吸水”的,上面铺设了一种杭州之前从没用过的新型生态材料——仿花岗岩硅砂滤水砖,能迅速把水吸进来。除了这里,停车场的地面也用了这种滤水砖 ,而且在地底下建了一个18立方米的蓄水池 。雨天里 ,雨水落在这些砖块上,就会像海绵一样被吸进去 ,流入蓄水池中,随后这些雨水会被用来浇灌生态墙 。(据杭州网)



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

版权所有:杭州市乐发lv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30756号-2 技术支持:乐邦科技


XML地图